13 的話
獨立開發團隊 Team Cherry 的《空洞騎士》是我最愛的遊戲,我在所有遊戲平台都擁有一份,包括 Mac 版。
其續作《空洞騎士:絲綢之歌》在三位開發者慢工出細活開發多年之後,終於在上週上市,轟動程度甚至造成了 Steam 平台塞車當機。
我購買、下載後,在 Mac 上體驗到非常流暢的戰鬥跟漂亮的畫面,一切就跟當年的《空洞騎士》一樣令人感動與著迷。
《絲綢之歌》難度較高,推薦尚未玩過前作的,先回頭遊玩《空洞騎士》。
另外,我個人認為,以這兩部作品在 Mac 上的效能表現,Apple 應該與 Team Cherry 洽談合作,讓它們登上 iOS。iPhone 螢幕太小,但在 iPad 上玩效果應該會很好。當然,要搭配手把。
13 於 2025/09/08
🎬Apple 秋季發表會倒數
Apple 秋季發表會即將於台灣時間 9/10 凌晨 1:00 開始!官方 YouTube 直播也已經準備就緒。
🧪Apple Releases
TN3106: Customizing the appearance of UINavigationBar 更新了 iOS 26 相關新設計
🎥ChaoCode 的 iOS 26 UI 系列影片強烈推薦
ChaoCode 推出了「iOS 26 UI 更新介紹」系列,目前是會員優先內容。
對於趕在 iOS 26 登場前最後一刻才要開始研究 Liquid Glass 的朋友(包括我),非常實用。推薦大家訂閱 ChaoCode 會員。
已經發表的內容:
整個系列至少還會有三部影片,令人期待。
🤖Alex Sidebar 團隊加入 OpenAI
Xcode AI 工具 Alex Sidebar 宣布不會再推出新功能更新,因為開發團隊已加入 OpenAI。未來的整合方向尚未公布。
📱Instagram 終於推出 iPad 版
歷經 15 年等待,Instagram 終於正式支援 iPad,不再是 iPhone 版本放大。
🔧macOS 的 Accessibility──zonble
zonble 分享了在小麥輸入法(我是超過 10 年的愛用者)實作 macOS Accessibility 技術文章。其技術挑戰比 iOS 大很多。
zonble 還為了讓 VoiceOver 能夠讀出「終於的終」、「忠誠的忠」這種效果,挖出了 macOS 內建輸入法實現此效果搭配的一些資料庫。
🚪利用 MacBook 螢幕轉軸角度感應器的惡搞專案
MacBook 螢幕轉軸角度是有感應器的。雖然沒有公開 API,但透過技術手段讀取後可以做出有趣的應用。
開發者 @samhenrigold 把它做出了開關古老木門的聲音😂
開源專案在此:https://github.com/samhenrigold/LidAngleSensor
💼iOS 與 Android 職缺爬蟲機器人
ZhgChgLi 開發了一個 iOS 與 Android 職缺的爬蟲 Telegram 機器人,能自動蒐集並推送相關職缺資訊。
🕸️《空洞騎士:絲綢之歌》上市,支援 Mac,效能表現絕佳
如同「13 的話」提到的,我買了 Steam 版本。在 Mac mini M4 可以達到 4K@144fps 的絕佳體驗。
而且台幣才賣 328 元。
比較可惜的是這代目前還是只有簡體中文,而且許多地方公認翻譯得很糟。
🇹🇼台灣 iOS 開發者社群擴展到 Threads
我之前創立並維護了 Twitter 的台灣 iOS 開發者列表,現在也開始在 Threads 上蒐集台灣的 iOS 開發者,讓大家能更容易找到同行。
➕13+ 近期內容更新
從本週開始,我會在 13+ 陸續發表「📦套件推坑:Swift Dependencies」系列。
Swift Dependencies 是我最常使用的套件。它讓外部條件變成完全可控,解決了測試困難和 SwiftUI Preview 編譯緩慢的問題。使用它以後,我在區分元件職責、設計測試的功力都大幅提升。
如果不想錯過這一系列精彩的技術推坑文章,請訂閱 13+。
而過去兩週我搭配 iPlayground 2025,完成了「研討會系列」,總共 10 篇文章,從從事前準備到事後回顧、推坑理由、小故事一應俱全,內容相當豐富。部分文章免費公開,歡迎喜歡的朋友訂閱支持。
為什麼要參加研討會? 😇為什麼要參加技術研討會給出了幾個實際理由,包括跳脫平時狀態、了解自己的技術實力與定位、獲得意外的收穫。我也分享了😇參加研討會的三個小故事,以及多年來觀察到🇯🇵iPlayground 與日本 iOS 研討會的跨國火花(我自認為這篇夠浪漫)。
實用指南: 😇做好準備,讓研討會更好玩是不錯的入門文章,而👋不擅長社交工程師的研討會生存小技巧對於較為內向的朋友應該會有些幫助。
技術重點: 📲iPlayground 開源 App 背景故事分享了使用到的一些技術細節,而📖為什麼現在是學習 TCA 的最好時機?是一篇 TCA 推坑文章。
講者幕後觀察:另外,我觀察到「人們在一些限制條件下,往往能產生更好的表現」這個道理。寫在 🗜️只給我講 20 分鐘?限制條件反而成就佳作。
最後,我在這次 iPlayground 擔任收尾的講者以及選題,是有特別用意的。詳情請看💪為何我選擇「個人軟體時代」作為 iPlayground 閉幕題目。
↖️上一期重點回顧
如果你忙到還沒看上週的內容,這邊是重點:
這期的 Apple 開發者週報就到這裡了。歡迎按喜歡❤️、留言💬、回信✉️與我交流喔。
週報一直是免費提供的,偶爾才有贊助廣告。你願意每個月 $5 美金支持我嗎?也可以透過 Buy Me a Coffee 買幾顆蘋果給我🍎,謝謝。
商業合作或贊助本報,請參考這個頁面。